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疫情下冰雪行业发展(疫情下冰雪行业发展现状)

2023-10-27 12225 0 评论 行业动态


  

本文目录

  

  1. 疫情对旅游影响
  2. 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现状如何
  3. 中国冰雪产业发展越来越快了吗

疫情对旅游影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影响,高度市场化且主要依托人群集聚消费的旅游业是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下面分享疫情对旅游影响。

  

受疫情影响,旅行社面临较大经营困境,尤其是中小旅行社更是面临破产倒闭风险。首先,疫情导致旅行社现金流紧张,短期资金压力明显。疫情期间,旅行社全部停业,大量支付给航空公司、邮轮公司、地接社、酒店包房等的资金短时间难以收回,春节大量的退单款已经严重冲击旅行社发展的资金链。

  

再加上企业基本运营成本,包括房租、员工工资等基本开支,导致旅行社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行业内90%企业都存在现金流问题。其次,复工防疫成本增加,员工收益受损严重,业务损失惨重。

  

由于疫情暴发时间为春节黄金周期间,大量的退单退款,导致导游人员停业,不仅影响业务的开展,也打击员工的积极性。再次,旅行社企业面临退团退单涉及的旅游合同纠纷。旅行社需要妥善处理游客行程调整和退团退费的要求,对旅行社的生存带来严重影响。

  

作为重要的在线旅游营销渠道,OTA一直是传统旅游业的合作伙伴之一,通过对方提供的佣金、中介费或产品价差来获取利润。新冠肺炎疫情对在线旅游服务商带来严重影响,尤其是产业链上中小微企业受损最为严重。

  

受疫情影响,旅游者改变原有出行计划,使OTA平台订单量骤减,退单量激增。同时,依附于各大OTA平台的供应商也面临巨大的损失,导致OTA平台应收账款无法到账、订单取消、违约赔偿等。

  

由于住宿业严重依赖快速滚动的现金流,经营成本高,加上此次疫情暴发导致人员流动性被限制,疫情贯穿春节、元宵等中国传统节日,“停业、半停业”成为住宿行业的常态,全国住宿业遭受重创。

  

酒店会议、餐饮、住宿订单的取消、商务旅行的取消、旅游出行计划的终止、节后上班的延期导致的大量“退订潮”,为住宿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再加上接管医护人员的酒店等,面临高昂的成本与支出,以及疫情期间租金、水电、员工工资、税费等固定成本高,不少行业企业面临倒闭风险。

  

疫情对旅游景区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为经济收入降低,经营成本不断增加。接待规模大和景区门票价格高的景区受到的影响和遭受的损失更加严重,如冬季热门的省市景区,东北地区的哈尔滨和长春,京津冀区域、西南地区(以四川、云南、广西等旅游强省为代表),以及华南地区的广东和海南等。

  

间接影响是景区维护成本增加,景区基础设施、娱乐设施等其他接待设施的维护、检查、修理,以及能源的供应等都需要一定的成本。此外,室内景区受疫情防控要求更严格,维护成本更高,收入损失也更大。

  

北京冬奥会申奥成功以后,国家日益重视冰雪旅游产业的开发,目前我国已由冰雪资源大国转变为冰雪旅游经济大国。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相关数据,冰雪旅游热门城市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京津冀区域以及内蒙古和新疆。

  

尤其是黑龙江、吉林长白山、张家口崇礼、北京近郊等,成为热门冰雪旅游目的地,但受疫情影响,热门成为冷门。

  

2.对冬季热门旅游目的地的影响。

  

春节期间除了冰雪旅游产业以外,很多人会选择南下避寒。根据2019年同程数据显示,报名最热门的城市是三亚、北京、广州、厦门、昆明、丽江、成都、上海、桂林、西安、珠海、西双版纳、重庆、北海。

  

特别是以餐饮、旅游、交运等行业为主导产业的海南,其连续十年第一季度第三产业的占比为全年最高。受疫情影响,旅游业贡献值大幅降低。

  

受疫情的影响,春节期间居民被迫取消出行计划。文化和旅游部从1月20日要求全国各主要景点关闭、大型文化娱乐活动取消。国内旅游市场全面阻断,呈现断崖式下降的局势,旅游收入减少、旅游企业面临巨大压力。

  

疫情刺激“云旅游”等线上旅游新业态,如同程艺龙发起成立的城市“方舟联盟”、携程发起“云旅游”活动、“宅家云旅游”专题等,但线下旅游遭受重创。

  

近年来,中国出境旅游增长较快,正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境旅游市场。受疫情影响,截至2月25日,134个国家限制中国游客入境。

  

后又因疫情全球蔓延,出境旅游团队业务全面停滞,个人旅行也受限,多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游客的签证和旅行进行限制,使国人出境旅游市场受到重创,对全球旅游市场也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国内的疫情得以较好控制后,境外疫情形势却依旧严峻,为了防控疫情需要,入境旅游市场受到的冲击较大,我国主要的客源市场如韩国、日本、美国等,团队入境旅游几乎停摆,散客入境旅游受到巨大冲击,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旅游是一场最有意义的社交活动,也是心情的调味剂,而当疫情】爆发,全城封禁,每个人都只能呆在家里的时候,就像吃饭失去了盐,索然无味,而当几个月迟迟无法恢复的时候,一种压抑就会弥漫开来。

  

这次疫情,对近年来的旅游业,相当于是来了一次急刹车,众多企业在此次危机中重新审视自我,因为从此次疫情,大多数人认识到了旅游业的脆弱性,所以要思考经营方式及产品结构的变化。

  

1.旅游业或将迎来“报复性”消费

  

近年来,中国经济可谓是呈火箭式发展,已经确立为第二大经济体,国民收入也是日益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是愈发明显,而旅游业在近年来也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成为消费者“刚性”需求,如每年的夏天,青海、三亚等地区就是避暑的绝佳圣地。

  

结合本次疫情对旅游业的冲击,基本上所有人或是在家、酒店隔离,或是在本地小范围内散心,总而言之,如果疫情为出行套上枷锁,而当一切恢复的那天,或许就会迎来极大的反弹。

  

俗话说的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旅游业的“报复性”消费增长必将来临,现在的问题就是来的早晚问题。前段时间,疫情已经得到了比较好的控制,景区、商场、餐饮逐步恢复,但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意外,防控也是十分严格,各地限流也是在可控范围内,现阶段来说,“报复性”消费来临的可能性不大。

  

这次疫情不仅是对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对国民心理也是蒙上了一层阴影。国民生活水平以及经济实力的增长,可支配收入越来越高,也使人们习惯性的超前消费,而由于此次疫情持续时间长;

  

居民的隔离时间或者说隔离周期很长导致了中低产阶级出现0收入以及大量负债,再加上疫情期间物价飞涨,国民负担愈来越大,同时也体现出国民对突发性时间抵抗力较低。

  

这次疫情对国民心理造成了不可磨灭的阴影,把曾经耽误的时间,“报复性”的补偿回来可能会大量的出现。从2020年文旅部发文暂停企业旅游经营活动起,各个阶层方面的延误,以及时间上的浪费,各行各业以人流聚集的旅游、餐饮、表演等服务业遭受巨大打击。

  

先前投入的成本,已经无法挽回,而当疫情结束,这些都会加班加点的补偿回来,比如学校延迟开学,那势必会压缩暑假时间,来补偿所谓的时间成本。而通往景区的交通也会出现限流政策,所以长途游不会有什么爆发时增长,而周边出现“报复性”消费及旅游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疫情的突然降临,给旅游业蒙上了一层阴影,原本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就像夏日迎来一场大雪一样,骤然失去了原本的样子。

  

截止2021年上半年,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旅游业也会呈现回暖趋势,尤其是国内游,已经近乎回到了疫情前的样子,有人预测,国内旅游或许在未来会实现“强复苏”,而国际旅游,因为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还未得到控制,所以市场波动还会一直存在。由此也可体现出我国的强大。

  

旅游业恢复也是呈渐进式的,一方面仍有一部分可观数量的人愿意在疫情过后出游,另一方面目前各企业把市场都放在了国内,虽说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但是机遇也会很多,就业机会也会随之增加,从而促进旅游业的恢复。

  

此次疫情的爆发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消费者心理都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就算疫情结束了,也会有一定的恢复期,首先要恢复的就是避人心理,人是群居动物,相互协作才能走的更远。

  

对企业来说,要做的就是整合手中的`资源,迎接越来越激烈的国内市场,遵从国家疫情防控政策,市场的发展与疫情的防控并行,把握机遇,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自我升华。

  

对个人来说,就是管好自己,调整心态,无论是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冷静平和的心态,其次就是对于中低产阶级来说,增强自身储备量,让自己有应对类似突发事件的能力。

  

旅游是人们一种休闲放松的活动,旅游可以让人们放松身心,让人们心情得以放松,得以舒展,然而新冠疫情】爆发,全城封禁,每个人都只能呆在家里的时候;

  

就好像监狱里面的犯人一样就只能待在家里,哪都去不了,没有自由,这个从2019年年底开始的新冠疫情,到今年已经整整三年了,这场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持续了整整三年,反反复复,没完没了。

  

这次疫情,对近年来的旅游业,相当于是来了一次急刹车,众多企业在此次危机中重新审视自我,因为从此次疫情开始,大多数人都已经认识到了旅游业的脆弱之处,所以要思考经营方式及产品结构的变化。

  

1.旅游业或将迎来“报复性”消费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收入也是日益提高,国民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是愈发明显,而旅游业在近年来也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成为消费者“刚性”需求,如每年的夏天,青海、三亚,承德避暑山庄等地区就是避暑的绝佳圣地。

  

此次疫情对旅游行业的影响,基本上大多数人居家隔离、酒店隔离,有的从中高风险地区过来的人被急救人员用救护车直接送去酒店等集中隔离点进行集中隔离,或是在本地小范围内控制疫情,总而言之,如果疫情为出行套上枷锁,而当一切恢复的那天,或许就会迎来极大的反弹。

  

俗话说的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旅游业的“报复性”消费增长必将来临,现在的问题就是来的早晚问题。前段时间,疫情已经得到了比较好的控制,景区、商场、餐饮逐步恢复,但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意外,防控也是十分严格,各地限流也是在可控范围内,现阶段来说,“报复性”消费来临的可能性不大。

  

现在全国各地都普遍爆发疫情,这个疫情对于旅游行业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冲击,营业额直线下降。

  

这次疫情不仅是对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对国民心理也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有点都出现心理阴影。随着近几年来国民生活水平以及经济实力的增长,可支配收入越来越高,也使得人们习惯性的超前消费;

  

由于此次疫情持续时间长,人们居家隔离的时间或者说集中隔离的时间很长导致了中低产阶级出现0收入以及大量负债,再加上疫情期间物价飞涨,国民负担越来越大,同时也体现出国民对突发性时间抵抗力较低。

  

当疫情结束后,有大部分国民还是会选择谨慎观察,这次突如其来而短期未结束的疫情,对国民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有的就选择出去旅游,可能是因为疫情的原因;

  

在家待的时间太长,心里憋得慌,基本上都是等疫情结束了有人能会出现报复性消费。也有的选择不出去旅游,就怕疫情反弹,对自己对家人朋友产生影响,然而在旅游方面,大部分人都不会长途旅行,选择周边游的可能性会非常大且非常多。

  

这次疫情对国民心理造成了不可磨灭的阴影,把曾经耽误的时间,“报复性”的补偿回来可能会大量的出现。从2020年文旅部发文暂停企业旅游经营活动起,各个阶层方面的延误,以及时间上的浪费,各行各业以人流聚集的旅游、餐饮、表演等服务业遭受巨大打击。

  

先前投入的成本,已经无法挽回,而当疫情结束,这些都会加班加点的补偿回来,比如学校延迟开学,那势必会压缩暑假时间,来补偿所谓的时间成本。而通往景区的交通也会出现限流政策,所以长途游不会有什么爆发时增长,而周边出现“报复性”消费及旅游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1、中国冰雪产业和冰雪运动的建设和发展相对缓慢。从3亿人将参加冰雪运动和2022年冬奥会,这将助推目前仍在发展的冰雪旅游发展,但还远未达到发展的巅峰。这个行业需要更加努力,卷起袖子加油干才行。

  

2、目前中国冰雪运动面临的问题是,大部分设施都是由国外团队设计、建造和维护,中国这样的团队相对匮乏。冰雪旅游度假区具有体量巨大、设施齐全的优势,但存在运营维护成本过高的弊端。还有客流无法持续供应,现金流将会困难,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将会遇到相当大的营收压力。此外,在交通等基础公共设施方面,一些优质的冰雪度假区资源非常好,但由于交通不便,客流难以保持持续供应。

  

3、在中国,大约有700个室内和室外滑雪场,从承载能力来看,供应是足够的。我们也注意到了一个现象:此前,室内滑雪场纷纷开业,掀起了一波体验狂潮,后来各方位因素的影响逐渐退潮,另一个是中国有14亿人口基数,深度参与冰雪运动的客户占比还比较小,需要培养。冰雪旅游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趋势逐渐向上。另一方面也说明冰雪运动未来的潜力是无限的。冰雪运动的专业人员要对整个冰雪运动有一个很好的认识,不能靠经验,有不系统的缺陷。

  

4、相比之下,冰雪旅游发展的现状来看,我们还处于发展过程中,处于上升趋势。同时,由于资源和市场的共同因素,该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冰雪资源丰富的东北地区。虽然很多地方已经开始重视冰雪项目人才的培养,一些体育院校也开设了与冰雪项目相关的专业课程,但专业人才的需求缺口仍然很大。

  

政策配合,目前行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期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引发冰雪运动热潮,滑冰等冰上运动从小众运动逐步迈入大众消费视野,使得冰雪产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在冰雪政策及冰雪体育赛事的多重利好下,近年来我国冰雪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从我国冰雪产业政策发展历程来看,我国冰雪产业的发展在经历了早期的萌芽期和起步期后,目前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1949年《体育运动十年规划》中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冰雪产业”,标志着冰雪产业的萌芽,随后经历了停滞、复苏、与发展阶段,2015年,北京、张家口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奥会主办资格。随后,国家先后发布《中国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等政策,中国冰雪运动产业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滑雪初级市场,而冰雪运动的普及同样推动着冰雪产业快速发展。

  

2022年1月,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2)》提出,尽管有疫情影响,但是在北京冬奥会、冰雪出境旅游回流、旅游消费升级以及冰雪设施全国布局等供需两方面刺激下,全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从2016/2017冰雪季的1.7亿人次增加2020/2021冰雪季的2.54亿人次, 2021/2022年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达到了3.44亿人次。

  

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发布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显示,从2015年北京申冬奥成功到2021年10月间,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46亿人,居民参与率达24.56%。从中国滑雪场参与人次情况来看,2020年,受疫情影响导致户外滑雪场参与人次骤降至1019万人次,但在2020/2021年雪季,户外滑雪场参与人次迅速回升至1755万人次。2018-2021年,室内滑雪场的参与人次逐年增加,2020/2021年雪季室内滑雪场参与人次达到321万人次。综合来看,除开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中国全部滑雪场参与人次整体呈现增长趋势,2020/2021年雪季全部滑雪场参与人次达到2076万人次。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室内滑雪的形式在国内全面爆发,2021/2022雪季,国内滑雪场的滑雪人次由上一年的2076万同比增长3.76%至2154万。

  

2022年北京冬奥会如同一针“强心剂”,有力助推了国内冰雪产业的发展。无论是体育运动型冰场,还是商业休闲型冰场,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加,同时,未来随着冰雪产业供给的增加以及冰雪文化的普及,冰雪产业需求市场得以发展。虽在2019年年末新冠疫情影响下,大量滑雪场及冰雪旅游胜地被暂停开放,导致2019/20雪季产业规模有所下滑,但2020/21年雪季初期,产业强势反弹,2020年产业规模达到6000亿元,并在2021年中国冰雪产业市场规模或达到7273亿元。


复制成功